為貫徹落實《淮安市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實施方案(2021-2023年)》精神,不斷提升企業發展質態和研發投入質量,近日,我市印發《全市企業研發投入攻堅突破工作方案》,實施“五大系統工程”,助推我市研發投入實現新突破。
產業質態提升工程。強化科創綜合體等建設,實施績效評價考核,提升科技企業孵化培育能力。堅持“雙招雙引”,把高科技項目招引和人才項目招引放在突出位置,強化考核導向,久久為功,逐步提升產業質態。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原則上實行“研發資格準入”,向研發質態較好企業傾斜。
研發機構提質工程。精準支持現有省級研發機構提質增效,積極培育國家級研發機構。規范管理現有在庫市級研發機構,建立績效評價機制,對名存實亡、運行較差的研發機構進行清理;對質效較好、運行較優的研發機構進行等級區分,有目的、有計劃、分層次協助引導企業創建省級研發機構。鼓勵縣區(園區)探索出臺縣域(區域)研發機構認定標準,鼓勵協助企業自建研發機構。
研發投入貫標工程。探索開展研發投入貫標,對全市面上研發填報重點企業進行梳理匯總,形成重點企業庫。在2021年和2022年初開展的企業走訪基礎上,對企業研發活動存在問題進行匯總歸納。從全市選取專業能力強、實操經驗豐富、服務質量優秀的科技服務機構,研究企業研發活動的全過程,形成研發管理標準化系統。鼓勵企業根據標準化系統開展研發活動,探索開展研發項目備案制,夯實全市研發數據。
重點企業提檔工程。對列入重點企業庫名單的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開展研發投入提檔,由各縣區(園區)科技、統計部門會商,結合屬地企業實際情況,選取部分研發活動開展較好、研發投入經費較高、財務賬冊完整清晰的優質企業形成“研發投入白名單”,并及時向市科技、統計部門報備。市科技局在研發平臺建設及評價、科技項目申報等方面向“研發投入白名單”企業傾斜。
基礎研究拓展工程。對駐淮高校、醫療衛生單位、科研院所以及績效評價較好的在淮研發機構和部分重點企業的基礎研究進行摸底建冊,在市級科技計劃項目中,設立基礎研究專項,協助并鼓勵相關單位和企業更廣泛、更規范地開展基礎研究,促進我市基礎研究提質增效。
融媒體記者:左文東
通訊員:孫青 姚勇
融媒體編輯:宋瑩瑩
責任編輯: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