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0日召開的全市重特大項目攻堅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公安局等政法單位榮膺2021年度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先進集體。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市委政法委充分發揮統攬協調作用,統籌全市政法機關緊扣“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主動對標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要求,全面提升執法司法質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和法治保障。
以制度強保障
服務理念更新
去年以來,市委政法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系列部署要求,切實肩負起全市政法工作領導機關的“第一責任”,當好“領頭雁”,爭做“先行者”,將政法戰線獨特優勢和全市營商環境建設所需結合起來,推動形成共謀共促營商環境優化的政法合力。
繼2020年牽頭研究制定全市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23條公開承諾事項后,市委政法委2021年制定出臺《全市政法系統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對標對表優化營商環境目標,細化時間節點、創新十項舉措,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創新開展“四進四送”法治體檢、商會商事調解、涉臺司法服務等工作,做大做強“法潤民企”品牌,每年評選“法治服務十大典型案例”;加大產權司法保護,為企業量身定制知識產權保護意見書;制定出臺全市政法系統服務企業發展“十不準”,以負面清單形式劃清政法干警服務發展行為底線……
針對營商環境優化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發揮120人的執法司法監督評議團作用,常態開展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項執法監督檢查活動,倒逼政法護企制度有效落地。同時,積極吸納優秀企業家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加入政法系統監督員隊伍,多主體、多渠道監督執法司法行為。
以環境強支撐
服務舉措更實
去年8月,淮安經開區徐楊派出所民警日常巡邏時發現有人夜間運輸企業電機,經調取監控視頻研判,成功破獲企業員工內外勾結倒賣電機案件,查明涉案電機64臺、涉案金額30余萬元?!澳銈兪鞘刈o平安的先鋒隊!”企業負責人為經開區干警的高效行動點贊。
沒有平安,就沒有發展,穩定的治安環境是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基礎。全市政法機關常態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決依法打擊干擾項目建設和企業經營的涉黑涉惡犯罪,斬斷伸向民營企業的“黑手”。加大涉企犯罪辦理和涉企掛案清零力度,全鏈條查處破壞市場秩序的犯罪行為,有效提振了企業在淮投資發展的信心。
靠前一步,多元化解涉企糾紛。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1+5”制度體系,從源頭預防決策不當引發的涉企矛盾。完善樞紐經濟司法保障機制,推廣“一碼解紛”應用,大力發展行業和商會調解組織,空港產業、高鐵商務、跨境電商等重點領域一批矛盾糾紛得到妥善處理。
切實保障涉企安全。深入開展“‘雪亮工程’進企業”活動,全面推廣“五色預警”應用,滾動抓好企業周邊重大治安問題、特殊治安人員、重點治安部位等排查管控。深化黨建網格、治理網格和經濟網格“三網融合”,以企業專屬網格為單位常態化開展屬地條線“雙排查”,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及時發現和處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隱患。
以規范強效能
服務品牌更亮
在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過程中,“問題樓盤”一直是困擾地方黨委政府的難題?;搓巺^法院在破產審判工作中創新構建府院聯動機制,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問題樓盤”坐診開方,成功開展了淮陰區奧體國際星城房產證辦理等工作,盤活閑置資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現了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
近年來,市委政法委把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作為護航發展大局的“一號工程”,創新書寫法治效能提升“最優解”,打造了一系列法治服務品牌和亮點,“啄木鳥”法律體檢、經偵工作站、公益普法宣講等品牌效應不斷放大,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影響度、美譽度持續提升。
法律服務產品專業精準。健全法律服務“12348”綠色通道,暢通信、訪、網、電“四位一體”的企業訴求表達渠道,組建專業化企業法律顧問團,常態化開展法治體檢。政務服務體系智能高效。聚焦企業準入退出、投融資服務、稅費負擔等關注點,全面壓降審批事項和流程,實施“減證便民惠企2.0”行動,加快推進涉企車駕管等事項“一次辦好”“一網通辦”。掛鉤聯系機制務實管用。深化“法潤民企6+1”“雙聯助企”等活動,對掛鉤企業及時發放“助企聯絡卡”,全面建立需求訂單、服務清單、滿意回單“三單聯動”機制。2021年以來,全市政法系統深入企業開展法律服務1200余次,為企業解決各類問題400余個,通過重組、和解和強制清算等方式,幫助25家企業重獲新生,淮安政法系統服務企業發展經驗在江蘇政法簡報上介紹推廣。
融媒體記者:葉列
通訊員:王瑤
融媒體編輯:袁玥
責任編輯:管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