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黨政代表團來淮考察
聚焦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
推動南北發展合作機制務實落實
2月26日上午,南京市黨政代表團來淮考察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情況,并與我市舉行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工作座談會。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市委書記陳之常分別講話。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夏心旻,市委副書記、市長史志軍,南京市領導楊學鵬、蔣躍建,淮安市領導李森、顧坤、許明、王蘇君參加活動。史志軍主持座談會。
韓立明指出
在寧淮合作的具體實踐中,園區共建一直是“先手棋”“重頭戲”。特別是去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復同意的總體方案,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正式組建,成為全省南北共建高質量發展創新試點園區之一,在頂層設計、開發建設、產業招商等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
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和省有關決策部署,深化結對幫扶合作、扛起創新試點責任,聚焦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發展,為支撐省域南北協調發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要在產業集聚上做示范,打造智能制造特色園區。堅持智能制造特色產業定位,加快建設新型產業平臺和特色產業基地,積極探索“研發+制造”產業協同共建模式,建設離岸創新創業中心、研發飛地等,實現創新要素與資源跨區域共享。聯合推動重大項目落地達效,圍繞主導產業定位,切實抓牢項目招商、簽約、開工、建設、竣工和投產運行各環節,加快形成主導產業特色和規模集聚效應。
要在產城融合上做示范,打造宜居宜業精致園區。堅持產城融合、智慧生態等理念,推動產業與園區空間整合、功能聚合,將園區打造成為宜居宜業、融合發展的現代新城。規劃上要高點定位、做優布局,突出產城互動,高標準做好產城融合規劃和城市設計。建設中要快出形象、做強功能,全力推動一批重大項目落地開工。
要在改革創新上做示范,打造運營管理高效園區。注重創新發展路徑、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優化建設運營模式,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創新利益共享機制,盡快形成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集成經驗和制度政策。
要在守牢底線上做示范,打造綠色安全先進園區。統籌開發建設和生態環保,統籌發展和安全,在“生態保護”上下功夫,在“集約利用”上嚴把關,在“本質安全”上做文章。在重點打造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的同時,南京、淮安兩地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南北結對幫扶合作的全面部署,抓實重點任務、加快項目推進,更大力度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更寬領域推動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更深層次推動干部人才雙向交流,確保寧淮合作取得更多成效。
陳之常指出
2021年12月7日寧淮黨政聯席會議以來,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淮安重點抓了系統部署推進、主動對接融入、完善園區架構三個方面工作。
今年是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新班子履職、新機制運行第一年,也是寧淮掛鉤合作向著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更大成效邁進的重要階段,淮安將以此為新的起點,堅持做到“三個注重”,持續深化推進寧淮掛鉤合作。
一是注重點面結合,加快寧淮融合步伐。堅持以合作建設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為重點,集中資源力量,全面落實兩市合作開發建設協議內容,按照建設規劃、社會管理、政府服務“三到位”要求,及時協調解決園區發展制約瓶頸,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做好項目幫辦服務,努力實現“加快建成全省南北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創新示范區,率先建成南京都市圈高能級產業合作發展平臺”的發展目標。在此基礎上,主動加強與南京在產業、科技、教育、醫療、交通、文旅等多領域合作。
二是注重遠近統籌,提升園區共建質效。一方面立足當前,加快項目實施,最大限度集成政策、要素和服務,推動已經排定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切實把今年的這個局開好、基礎打好。另一方面著眼長遠,加快產業集聚,圍繞園區產業規劃定位,持續抓好轉移合作、融合互補、需求對接,做好產業鏈強鏈補鏈文章,讓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產業規劃藍圖盡快變為現實圖景。
三是注重上下聯動,凝聚掛鉤合作力量。完善頂層設計,認真落實黨政代表團互訪、黨政聯席會、協調會等常態化合作機制。強化分層對接,在市領導、市直部門等層級之間開展更廣泛、更直接、更深入的交流對接。
我們相信,在南京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的關心幫助下,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寧淮合作共建一定會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在淮期間,南京市黨政代表團實地考察了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產業化基地、江蘇百靈鳥微生物技術創新研發基地、中科富海低溫裝備制造基地、江蘇金剛科技重載機械臂制造基地等項目建設現場。
融媒體記者:楊尚 趙啟瑞
融媒體圖片編輯:程鋼
融媒體編輯:潘永勇
責任編輯:白留偉